本帖最后由 姜雪 于 2017-1-5 17:49 编辑
表面上看起来傻的人,不一定傻。老子所说的“大智若愚,大巧若拙”就是这个意思。老子当初说这句话,是用它来阐明自己“无为而无不为”的哲学思想;他指出真正的聪明不在于故意显露,耍小聪明,而在于掌握、顺应事物的本质规律,使自己的目的得到自然而然的实现。 什么是真正的聪明?有人说:外智而内愚,实愚也;外愚而内智,大智也。智愚之别,实力内外之别,虚实之分。外表聪明的人,将精明表现在外表上,处事斤斤计较,炫耀张扬,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的精明干练。外表聪明的人往往给人一种威胁感,被人提防,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。这种聪明实际上是小聪明。真正的智者,遇事算大不算小,处事低调,为人豁达,做事有节适度。外表看上去愚笨糊涂,实则内里心知肚明。外愚内智的人,工作、生活中能与人和谐相处,左右逢源。外愚内智是大聪明,是一种境界,但还不是大智若愚的境界。要做到大智若愚,一方面要“修”,加强自己的内在修养,做到世事大彻大悟;另一方面要“练”,事事参悟,以自己的参悟身体力行,最后做到“大智若愚,大巧若拙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”。 要达到大智若愚的境界,首先不能要的是外表聪明。因为,小聪明斤斤计较,过于算计,在生活中让人生厌;精明干练固然好,但锋芒毕露,会给人带来压力,让人处处防范,甚至遭人暗算。 大音若无声,大象若无形,至美的乐音、至美的形象已经到了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,反倒给人以无音、无形的感觉。 在现代,“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”则更代表一种将美融入生活的智慧;情感热烈深沉而不矫饰喧嚣,智慧隽永明快而不邀宠于形。拥有这种智慧的人不用刻意地去想什么、做什么,便自然无形地把情感使用到最值得、最有意义的地方去,从而使自己更好地享受生活! 如今的社会很浮躁,那种“大智若愚”的境界,更多的人会觉得是傻子、太老实、老古董。甚至很多聪明的女孩都不会愿意嫁给这样的傻人,其实只有这样的傻人才是真正拥有幸福的“潜力股”。回到现实社会,今天的年青人,没有人会愿意做真傻的人,为了应对世间事事,一些人更多的时候也会被逼得做这样或那样的傻人。 一般的傻人对许多事是不过心的,傻人缺乏精明人的一些算计和设想。算计和设想虽然是好事,可好事的另一面就是陷阱。就造成人的过失,而傻人缺乏那样的算计,也就避免了那样的过失,无所谓陷阱所言。 傻人往往也不过份注意身边的潜在危险和可能要失去的东西。所以他往往对事物并不主动地出击,这样反而不会使危险扩大做到了顺其自然。傻人的天性里含有一种自然的忍让、宽容和视而不见,他做到了一种精明人很难做到的事情,“有得有失”对于傻人都不计较的。 傻人由于自身的特点,目光往往是不够尖锐的,这样他也就没什么过多的挑剔。一个不去挑剔生活和别人的人是幸福的。 傻人可以让许多事情都可以过得去的态度,正是聪明人以为天下最高明的境界,当然也是最难忍受,而傻人都不管这一套。因此,在生活中,只有傻人活得最痛快,最轻松似乎也最完备。 由于“人生的不确定”和生活的复杂性,聪明人是很累的、也很苦的,往往很多时候都是自找麻烦的那种一事接着一事的做法属于精明人,一个困难接着一个困难的形成也是精明人的自我创造。精明人是看不起傻人的,他们在防止自己做傻事,每一步都希望迈得很精确,可其结果却总是让他们不满意,甚至不但干了错事,还招来许多危险,落入怪圈和陷阱。世上如果真有什么巨大损失的话,那一定是发生在精明人身上。 精明人终于发现,傻人的心态,往往是最正常、最符合自然规律的。倒是自己常常不对,于是就出现了“难得糊涂”这样的名言。于是许多傻人哲学也常见于市面。可见傻人不但有福气,确实是有一翻道理的。因此,我们常常希望,傻一点以更好度日的想法是十分可靠的,尤其是在这个日渐复杂的社会里,做傻人,说傻话已经成为许多精明人的处事方式。 而我这个本来就傻呵呵的傻女人,却总在做着表面不去与人争辩、自以为聪明睿智的举动,还经常标榜自己在“以傻人为目标,装傻、学傻”。殊不知被傻人当面耻笑、精明人背地讥讽着。汗颜!
欢迎您关注扬州易众管理咨询培训网!企业管理咨询顾问,人生健康策划 ,中国式管理实战派,专注中小微企业管理诊断治疗与培训。
|